时间: 2024-07-20 00:44:46 | 作者: 炉灶
崔贵松,男,36岁,致公党党员,大专文化,2011年12月带头发起成立了日照市东港区汉光蔬菜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崔贵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在他的领导下,日照市东港区汉光蔬菜专业合作社在为农服务、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基地和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汉光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后,崔贵松同志确立了“以为农服务为己任,发展壮大合作社”的工作思路,基于这一思路,合作社健全了管理机构,设立办公室、财务部、技术部、物资部、基地部、生产部和化验室等部室;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配备会计、出纳等财务专员,每月进行财务公开;创新发展思路,采取“合作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超市)+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同时为规范决策行为,合作社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每年召开一次成员代表大会,两次理事会,一次监事会,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通报。2013年-2014年,合作社向科技型、外向型、产业化、环保型发展迈进,目前合作社科学技术水平、商品市场竞争力、经营能力显著地增强,整体效益迅速提高,合作社规模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合作社拥有成员147人,成员出资总额150万元,其中技术人员15人,建有恒温库700平方米,仓库600平方米,化验室240平方米,农业机械23台(套),蔬菜示范基地520亩。合作社经营状况良好,效益逐年递增,无欠成员工资、红利、税金、银行利息的现象。今年1-8月份,合作社生产销售各类蔬菜5000多吨,出售的收益1500多万元,盈利120多万元。
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基地规模小、蔬菜供应能力不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近两年来,崔贵松清醒的认识到,合作社要想发展的更好,必须要格外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此,合作社树立了“以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思路,从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入手,突出抓住新品种及新技术的引进工作,逐步扩大蔬菜基地面积。新品种引进方面,立足国内外市场,瞄准名、优、特和无公害蔬菜新品种,先后引进日本田光大葱、长宝大葱、优秀绿花菜、韩国梅锦白菜、日本玲珑白菜、日本贝贝南瓜等新品种12个,进行了蔬菜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试验研究20多项(次),开展了蔬菜抗病、抗旱等抗逆性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新技术引进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广泛推广了防虫网、节水灌溉等5项先进的技术。目前,合作社已逐步建立起了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一整套科技推广体系,先后推广物理防虫及生物制剂除虫、测土配方施肥、秸杆生物反应堆等新技术,应用了微喷滴灌等新设备,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了经济效益。目前,合作社示范基地由2011年的150亩扩大到520亩,合同订单基地由2011年的2000亩增加到现在的6500亩,种植品种由当初单一的白菜发展到现在的白菜、大葱、芋头、胡萝卜等10多个蔬菜品种。
几年来,崔贵松同志带领合作社一班人坚持规范管理,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一是搞好蔬菜种植技术培养和训练。合作社先后邀请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大学及市县专家、教授前来授课。二是蔬菜种植有标准化规程。合作社在农业、食药等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先后制订了无公害白菜、大姜、大葱等20项操作作业规程,在生产中,都严格按照这些规程做相关操作,使产品完全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三是蔬菜生产“八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供药,统一安排种植计划,统一购置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检测,统一销售,增强了经营服务能力,产品的商品性显著提升。四是检测有制度。投资10多万元,成立了农残检验测试中心,先后购置了农残速测仪等检测设备,能快速检测蔬菜产品中农残含量。为确保检测落实到位,制定了规章制度,严格做好生产记录、产品抽检和产地准出管理,对蔬菜实行全过程监控,并实行追溯制度,确定保证产品安全放心。五是产品进超市。2013年,在巩固原有销售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国内超市市场,在青岛、济南、日照等大中型超市设立无公害蔬菜直销点,实现了“农超对接”,增加了销售收入。
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崔贵松始终坚定为农服务的信念,以扩大和加强示范基地、蔬菜专业村建设为重点,积极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舍得投入,让成员和农民得到实惠,实现合作社、成员、农民多方共赢。对合作社成员种植的蔬菜,以每千克高于同期市场价1角钱的价格收购。仅此一项,菜农每年增收130万元,人均3600元。合作社还对成员进行“二次返利”,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返利210多万元,人均5760元。同时,合作社为不断强化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了专业村建设,合作社在资金、品种、技术上重点扶持,实行基地规划、种植计划、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四统一”。由于做到了政策上扶持,生产上指导,产品上包销,利益上互惠,所以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专业村建设快速地发展起来,目前合作社带动发展蔬菜专业村12个,联结农户560户,户均增收4720元。
天道酬勤。在崔贵松的带领下,合作社效益逐年递增。如今,合作社年销售各类蔬菜8000余吨,销售额达2300余万元,带动20名农民成功创业,8人成为当地的种菜大户,6人建立了家庭农场,6人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带动周边560户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实现了他最初“合作社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合作社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合作社先后获得了东港区十佳合作社、日照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日照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东港区优秀创业青年、东港区十大杰出青年、东港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前途,崔贵松满怀信心,他希望合作社能带动日照、辐射全省,大面积推广有机、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把同类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联合社,更好地带动日照农民致富。
42.山东省滕州市正德康城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国探索延长新型蔬菜产业链
他是一位商人,十几岁时便独自外出打拼,功成名就;他是一位农民,心系百姓健康,胸怀大义。四年精勤创业,他用诚信烹调着每一道大餐,温暖着人们的舌尖;四年兢兢业业,他用良知规范着每一道生产工序,让更多人吃上绿色健康的食品,他就是正德康城掌门人李国。
今年刚满40岁的李国出生于官桥镇苏疃村,十几岁时便离家独自到外面打拼。到2000年,他已在我市经营管理着数家大型超市、三十余家校园超市,此时的他年仅26岁。
做健康产业的企业是自己父亲一次突发心脏病的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新的想法。“2009年的一天,我父亲突发心脏病,当时父亲气都喘不上来,几次昏迷,大夫说是心脏动脉全堵住了,手术只有5%的希望,那时我一下子就懵了。”李国说,几个小时的煎熬后,医生宣布手术成功,父亲幸运得救了,可这件事对李国的触动却非常大。为了让父亲、也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的食品,李国心里萌生了要建一家健康饮食企业的想法。
李国的想法很简单,自己要建的这家企业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配送、销售所有的环节都要亲力亲为,对每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都要严格把关,让自己公司制作的食品真正安全、健康。但这个想法一开始并没有正真获得家人朋友的认可。“当时我们的事业处于发展期,家里生活也很稳定,他却非要去弄种植园,我并不愿意这么干。”李国的妻子张爱萍说。周围的朋友也劝他:“超市开得好好的,你又去闯一个陌生的行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这么长的产业链,咱又不懂技术,弄不好把先前积累的家当也赔进去了。”
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不服输的李国还就非要试试看。他心里明白,如果做成了,不仅自己父亲能吃上健康的食品,也能让滕州市的父老乡亲吃上他生产的健康食品,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从想小家到为大家的升华,更加坚定了他要做健康饮食产业的决心。已是老板身份的李国当起了农民,他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习农业知识,多次奔赴北京等地学习成功经验,找全国知名农业专家、营养专家商讨论证。2009年,一家以传播健康理念、提供健康商品、搭建健康平台为模式的“滕州市正德康城有限公司”在他手中应运而生。
“看到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这么好,我就想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干。”为实现自己的创业初衷,李国打算把大棚承包给农户种植各类作物,并教给他们种植技术,他来回收农产品。但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大家并不买他的账。“哪有这么好的事?有钱他怎么不自己挣?”许多农民都提出了质疑。面对这些疑问,李国耐心地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带他们去试验田考察、签订收购合同,此外,他还要忙着建生产加工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开设营养中式餐厅、校园餐厅等一系列配套经营机构。那段时间,李国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一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就赶紧往大棚赶,最长的时候一个多月都没回家。去年夏天因为下雨排水不及时,几个大棚就损失了50多万元。
带领更多的农民朋友致富,这是李国建立正德康城的又一个目标。通过建立合作社,企业能和农户实现双赢,合作社为社员统一提供种苗、农资、专家技术指导以及资金互助业务,为农民节省每一分钱。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助农民一臂之力,正德康城在农户心中也是他们坚实的后盾。孙成杰是安徽阜阳的草莓种植大户,他也是正德康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的受益者。“我在正德康城租了8个大棚种植草莓,一个大棚一年租金只要5000元,除去租金,一年就净赚几十万元。”孙成杰说,在生产种植的过程中,正德康城把生产环节的利润全部让给农户,而企业主要在加工升值和附加的第二、三产业要效益。“这也是我们放心跟着李总干的原因。”李国的这些做法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使一二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让更多的人尽早吃上健康食品,执着于这个信念,经过近4年的艰辛付出,李国的绿色无公害食品终于走上了广大市民的餐桌,正德康城生产的农产品从种植管理、施肥杀虫、监控检测到物流配送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国家行业标准全程检测。
“堂堂正正做有道德的人,打造健康之城”,这是对正德康城品牌名字的诠释,在正德康城掌门人李国看来,这也是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的秘诀。经过几年的发展,在2013年,李国注册成立正德康城农牧业发展集团公司,发起组建覆盖全市的“农林牧渔合作社”,先行满足滕州市民“菜篮子工程”需要,缩短从田园到餐桌的时间,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带动发展一批农林牧渔深加工企业,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型航母。他所创办的正德康城有限公司致力于改善市民的一日三餐营养需求,注重强化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正德康城创建几年来,开设了100余家超市、校园超市、校园餐厅、中式快餐店和便利店,带动1000多人就业,社区店每天为1.6万多人次社区居民服务,校园餐厅每天为4万多人次师生服务。真正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营养、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李国为了让更多人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秉承“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发展宗旨,采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品牌+市场”的产业化模式,形成“优质农产品生产—中央厨房精细加工—全程冷链物流配送—多元化零售商贸”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滕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领头羊。先后获得“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示范基地”、“山东省放心早餐建设示范工程”、“山东省一日三餐工程示范企业”、“山东省大众餐饮连锁企业”等多项荣誉。李国获得 “全国优秀农民工”、“齐鲁乡村之星”、“枣庄市农民联合会会长”“最美滕州人”、“滕州英才”等荣誉。
(一)校园餐厅(团膳)整体解决方案:从种子到餐桌全产业链一二三产无缝链接的安全健康体系。生产没有锅炉,不使用液化气做燃料,使用生物燃油(甲醇、乙醇等)、生物质燃料(植物秸秆压缩颗粒),电脑控制。机械化集约生产,电脑智能控制、机械手炒菜。一火多用,利用余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生产加工,不使用煤、电、液化气等燃料。利用太阳热能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由专家、营养师做到合理膳食搭配,保证营养健康。
(二)家庭厨房整体解决方案:完全按照顾客需要来进行配送;基地生产蔬菜,通过冷链物流配送到千家万户,顾客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蔬菜的新鲜程度,也不用担心蔬菜的健康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的通过顾客的需求、喜好及健康方面的需求,营养专家,第一时间搭配出营养健康的蔬菜,蔬菜可以为原材料、半成品、阳台蔬菜、芽苗菜、懒汉菜(方便菜)等多种形式。
(三)酒店整体解决方案:为中小型酒店提供厨房设施、供应加工好的半成品蔬菜,肉类等、餐具洗刷消毒等一体化服务,酒店只需要一名厨师、一名收款人员,大幅度的降低了人员成本。
执行使命:让全国人民能吃上安全、营养、健康、便宜的食品,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刘芳,女,出生年月:1979年6月,现任山东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淄博瓦力蚯蚓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芳同志在忙碌的工作中,坚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具有高度的组织原则性,拥有高尚坦荡的胸怀,既敢于在党组织内发表不同意见,阐明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处处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待事,能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
刘芳同志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热潮中,慢慢地加强创新意识,自2010年开始从事蚯蚓特种养殖,经过3年的摸索,养殖面积从最初的一亩三分地发展到现在的470余亩。2014年5月在临淄区皇城镇注册成立了专业的淄博瓦力蚯蚓养殖有限公司,随后成立了山东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年产出蚯蚓粪有机肥约十万方,蚯蚓年存栏量达到1200吨,选用日本的太平2号红蚯蚓生产蚯蚓粪,利用蚯蚓喜食菜叶、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的特性,充分的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形作为蚯蚓的食物。蚯蚓通过进食排出的蚯蚓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蚯蚓粪颗粒均匀,无异味,干净卫生,保水保肥,营养全面,结构及功能特殊,可全面应用于各种植物。通过对蔬菜秸秆废弃物的回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限减轻了大棚蔬菜垃圾给当地造成的环境污染。蚯蚓粪有机肥的使用,有效保护和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形成完整的绿色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2014年又从国外引进了从蚯蚓粪里活化提取黄腐酸水溶菌肥项目,实现年净收入超过500万元,并且通过电子商务把产品远销到了日韩市场。
2015年,刘芳同志参加淄博市团委组织的“淄博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组)”,荣获二等奖。
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我,不断地带领公司走向成熟、规范、科学。
在刘芳的领导下,创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盈利模式,为群众每亩增收1万余元。2015年企业参加临淄区创业创意大赛获得一等奖、淄博市首届创客大赛获得一等奖、淄博市农业创业创意大赛获得一等奖。2015年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完成了和长期资金市场的对接,使企业走上了快速地发展的快车道。企业名:瓦力蚯蚓,股权代码:300308。
执行者,刘芳同志深知自己除了管理好公司之外,还肩负着神圣的社会责任,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具有为国分忧、全力助民的优秀品质,刘芳同志一直这样理解并努力践行着。她带领公司热情参加各项公益活动。
谷“瓦力蚯蚓杯”自行车公开赛作为第十二届齐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赛分为山地大师组、公路精英组、女子山地组、山地精英组四个组别。其中,山地大师组和女子山地组比赛里程为26公里,公路精英组、山地精英组比赛里程为52公里。比赛倡导环保、低碳生活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协助临淄区和皇城镇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工作力度,组织丰富多彩的下乡演出,给农村群众带去了文化大餐,切实贯彻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服务宗旨,进一步满足群众日渐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更好更快把两会精神传达给基层群众,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助力。
在创业的历程中,刘芳同志用自己实干务实的能力,依靠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对环境自然的敬畏心,兢兢业业地管理好企业。以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力求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使公司一步步成长壮大,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成为企业名符其实的带头人,塑造了人们心中最美青年的良好形象。
孙福红是蓬莱市南王街道大王家人,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农业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作为新时期的农民,孙福红注重学习,通过参加农业产业相关培训班,积累的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能。他意识到发展农业企业一定依靠农民,企业未来的发展必须富裕农民,同时也树立了做农民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个人理想信念。
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2013年他创办成立了宏赢家庭农场合作社。通过考察学习,带头改变思路,合作社确立了生产富硒农产品,走开发健康养生食品的路子。合作社成立后完善了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合作社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实现了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化。
合作社编制了《富硒农产品生产作业规程》,聘请了22位果树、农药专家,与山东省富硒农产品委员会合作,成立了专家技术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规划。实行生产中间检查指导和销售前检查等一系列制度。常年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确保生产出安全、优质、健康的农产品。
2016年与甘恬富硒农产品协会、宏赢生态农场、吉祥农场、烟台市“田+”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蓬莱市悦之田农超合作社。实现跨行业整合,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节本增效、订单农业的目的。从源头引导农民,“市场要说明,生产什么,消费者要说明,就卖什么,”以营销规律来开展农产品生产经营理念。改变“家家粮米油,处处小而全”,和盲目种植,造成增产不增收的后果。合作社要充分的发挥农业机械化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
合作社创新思路,规范服务,打造新式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以绿色富硒为中心,以减少相关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促进安全、实现优质优价为目的。全面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使农民增产增收的综合服务体系,确保“建一个合作社、发展一方经济、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
近年来,合作社通过采取协会、企业联合搭台,专家辅导的新模式,带动了其他15个乡镇、5600多农户实行了共同致富,新品种、新技术已辐射到省内10个县。2015年合作社社员人均纯收入达到28600元,高于本市农民年均纯收入23%。同时,许多深加工企业和果品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通过合作社培训,使300多农户做起了电子商务,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加快速度进行发展。